研究疫苗之前,先说说免疫及其基本类型。百度百科对于人体免疫的定义为: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的健康。抵抗或防止微生物或寄生物的感染或其它所不希望的生物侵入的状态。免疫涉及特异性成分和非特异性成分。非特异性成分不需要事先暴露,可以立刻响应,可以有效地防止各种病原体的入侵。特异性免疫是在主体的寿命期内发展起来的,是专门针对某个病原体的免疫。
狗和人在免疫上面的原理,大体是相同的。所谓的给狗注射疫苗,从专业角度来说,就是建立狗体内的特异性免疫,针对狗常见病毒感染如犬瘟、细小、副流感作出反应。而通常说,狗的免疫期为一年,需要每隔一年注射一次疫苗,按照特异性免疫的原理来说,应该是犬类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记忆细胞寿命只有一年略多。
而所谓疫苗,是将微生物(细菌、立克次氏体、病毒等)及其代谢物,经过人工减毒、灭活或利用转基因的方法制成的用于预防传染病的自动免疫剂。人或者动物注射疫苗后,会激活体内特异性免疫系统,通过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产生抗体和效应T细胞,而后产生记忆细胞。当机体再次受到该病毒侵扰,记忆细胞随即发生反应,免疫系统杀死抗原,免疫成功。
幼犬初次接种疫苗之所以每针隔2-3周,大概是因为幼犬从注射疫苗到免疫系统反应完全,总共需要14-21天时间。(从后文来看,此结论错误。该时间为母源抗体与减活病毒的作用时间)
市面上比较流行的进口疫苗“英特威”,其四联苗英文全称是“Canine Distemper virus, Adenovirus, Parvovirus, Parainfluenza virus Vaccine, Live”,由此(Live)可见,该种疫苗是人工减毒的活苗。如果幼犬处于非健康状态,接种该疫苗反而会感染诸如细小、犬瘟等病毒。
对于幼犬接种疫苗的种类,比如选择国产还是进口,是四联还是八联,都有比较成熟的结论。但是对于幼犬注射第一针的时间,却存在着很大的分歧。总而言之,大概有以下几种:
1、幼犬28天断奶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先注射二联、五联血清或者某种单抗,获得短期免疫效果,21天之后,再按流程注射。
2、幼犬从母乳中获取母源抗体,通常8周(56天)左右,抗体浓度低于免疫所需水平。而对于“细小”和“犬瘟”起作用的抗体,在6-7周(42-49天)时已不足以抵抗该两种病毒,因为此时其它抗体仍在发挥作用,所以应该在幼犬42天时注射英特威二联(细小和犬瘟热),在8周注射四联或者八联。
3、幼犬6-8周(42-56天)左右注射第一针,间隔21天注射第二针,再间隔21-28天注射第三针。但如果最后一针在15周(105天)之前结束,须注射第四针。
百度百科对于母源抗体的定义为:由母体而来的一种抗体。母源抗体可以通过胎盘,初乳等传递给胚胎,使初生者获得保护。但母源抗体的存在会干扰降低初生儿对初免疫苗的免疫反应,从而减弱初免的效果,所以一般要等母源抗体的水平较低后才进行初免。哺乳动物的初乳中含有大量的抗体,初生哺乳动物身体发育不完全,适应能力差,对外界不良环境抵抗力差,幼龄动物吃上初乳后,能立即获得母源抗体,提高幼龄动物的抵抗力,抑制条件性病原菌的条件性紊乱,初乳中抗体的含量12小时后迅速下降,幼龄动物肠道粘膜吸收抗体的能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减退,24小时已经到了几乎不能吸收的状态。所以保证幼龄动物24小时内吃上初乳,是保证幼龄动物成活率的关键。
通过对以上内容的理解,如果幼犬体内母源抗体水平较高,注射疫苗后,母源抗体会杀死疫苗中减活病毒,从而使疫苗失去效果。而被杀死的这部分减活病毒又会降低母源抗体的水平,削弱幼犬的抵抗力。
假设母源抗体在N周后已不足以应付细小和犬瘟热的感染,而M周后母源抗体处于免疫劣势,从生物进化论的角度来说,这一时间必然是幼犬免疫系统初具规模的时候。在这期间进行第一次疫苗注射,也是较为合理与恰当的。因为母源抗体只存在于母体初乳,24小时之后,幼犬体内的母源抗体应该处于未知速率但逐步下降的趋势。而此时,母源抗体仍然以低水平状态存在于幼犬机体内,此时注射疫苗,造成最严重的后果是,减活的病毒完全抵消了母源抗体,并且拖垮了现有的、初步建立的免疫系统,换句话说,幼犬因病毒感染而死。
再简单假设幼犬体内母源抗体可杀死单一病毒的量为X,初步建立的免疫系统可抵抗单一病毒的量为Y,而疫苗中含有单一病毒总量为A(X>=0 && Y>=0 && A>0 && X*Y>0)。
当A>=X+Y,免疫失败,幼犬死亡;
当A<=X,免疫失败,未建立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
当A>X且A<X+Y,建立针对该病毒的特异性免疫,免疫成功;
一般来说,幼犬需注射三到四针(二联、四联、六联、八联)来达到免疫效果,联系上文可得出结论,最后一针属于A>X&&A<X+Y的范畴。既然幼犬因注射第一针疫苗而死亡的例子鲜有耳闻,加上初步建立的免疫系统对于减活病毒的反应无法评估,所以疫苗中减活病毒的量必然很保守,保守到我们可以大胆假设第一次注射完全是为了抵消母源抗体的作用(A<X)。所以由此来看,此时注射二联较为保守,而八联则颇为激进,但应当还不至于出现A>=X+Y的后果。而第二针的时候,如果2*A大于X过多,依然会对幼犬脆弱的免疫系统造成未知后果,可推出A≈0.5X,一来进一步抵消母源抗体,二来继续观察并少量刺激自身免疫系统。所以第三针的时候,X≈0, 免疫系统作出反应,免疫成功。
回头再看上文提出的三种免疫程序,第1种实际是加长了X存在的时间,X最终都要等于0,所以完全没有必要;第2种本末倒置,免疫未完成之前应该尽量保持饲养环境的安全,而不是过度地想方设法给初步建立的免疫系统以压力,并且第一次注射二联,实际上也只是抵消了部分母源抗体。第3种来源于某吧,关于母源抗体的探究也是由此而来。文中强调15周之后打完最后一针,由此推断幼犬应该是15周左右免疫系统发育完全。